《区域经济学》第二章:区域竞争与合作

勤能补拙是良训,一分耕耘一分才。你现在的努力都将成为你今后人生中的财富。

Q1:一般来说,该部门的专业化水平越高说明区位商()。

A.越小
B.越大
C.趋于1
D.趋于无限

Q2:设定k为某级中心市场区面积与低一级中心市场区面积的比值,在理想状态下,为了便于行政管理k应当为()。

A.3
B.4
C.5
D.7

Q3:汤普森认为经济增长中心的最小人口规模是()。

A.10万人
B.15万人
C.25万人
D.50万人

Q4:城市住房特征的区位选择不包括()。

A.交通便利
B.全面的地方公共服务
C.环境质量
D.耐用

Q5:雁行产业发展理论认为,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遵循的演进模式为()。

A.出口——出口生产——出口
B.出口——国外生产——出口
C.进口——国内生产——出口
D.进口——国外生产——进口

Q6:廖什认为,市场区位发展的第三阶段最后形成的峰房结构是()。

A.三角型
B.四边型
C.五边型
D.六边型

Q7:凡是以组织、指挥、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功能的城市,称为()。

A.中心地城市
B.专业城市
C.首位城市
D.增长中心

Q8: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()。

A.国民生产总值增加
B.国内生产总值增加
C.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
D.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

Q9:根据克劳森的方法,当区域收入水平/全国收入水平、区域收入增长率/全国收入增长率均小于1时,说明该区域为()。

A.繁荣区
B.潜在萧条区
C.发展中区域
D.萧条区

Q10:转移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途径之一是()。

A.子女可在城镇上学
B.取消户籍制度
C.可在城镇盖房
D.限制农村人口

Q11:我国发达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是()。

A.调整布局
B.扩大规模
C.优化提高
D.扩大出口

Q12:区域经济产业政策不包括()。

A.产业结构政策
B.产业组织政策
C.投资政策
D.产业布局政策

Q13:增长极的发展模式是()。

A.三角布局和集中发展模式
B.点轴布局和网络发展模式
C.递进推移和产业优先模式
D.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模式

Q14:当人均收入水平上升到接近产业结构告诉转化的临界点时,其产业结构的特征是()。

A.初级产品及传统生活消费品的生产占比很高的比重
B.一般机械设备、金属材料等制造业的生产比重上升
C.区域的生产重点转向石油加工、复合材料等
D.输出的产品转向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

Q15:地域分工的实质在产业分工的表现形式是()。

A.市场分工
B.分工合作
C.经济差别
D.地理空间

Q16: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,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()。

A.生产力水平高低
B.资源丰富程度
C.产业结构优劣
D.区域经济政策导向

Q17: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不发达区域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()。

A.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
B.精心设计的人口非平衡增长战略
C.精心设计的技术差异政策
D.精心设计的贸易政策

Q18:马歇尔冲突是阐释规模经济与()。

A.垄断的冲突
B.市场容量的冲突
C.规模效应的冲突
D.合理规模的冲突

Q19: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中,资本资料产业的产品用于资本资料的比例要达到()。

A.50%以上
B.75%以上
C.90%以上
D.95%以上

Q20: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是()。

A.结构性效益
B.资源利用程度
C.关联度
D.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
官方

《区域经济学》第二章:区域竞争与合作

20题  |  842次引用
考试竞赛 大学生调查教育培训

相关模板

换一换